換季消費的背后模式并不簡單。10月19日,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各大商場發現,雖然還未正式入冬,但商戶的冬裝新品已就位。過季款的服飾也成為打折促銷的核心產品。而換季期間正值商場主題活動高峰,商場通過代金券團購、滿減優惠券等方式帶動新品的銷售,做到新品、促銷兩不誤。分析指出,換季消費作為商場消費增長的重要階段,各大商場、商家應結合品牌特色做出亮點,做好貨源準備保證款式多樣,才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。消費者更應該在此節點保持理性購物,適度消費。

上新、促銷兩不誤

國慶之后的消費熱情并未下降,各大商場、商家在換季期可以說是鉚足了勁兒。近日,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各大商場發現,商場內換季促銷、冬季上新活動正火熱。在藍色港灣記者看到,童裝和運動服等服飾品牌的櫥窗內都換上了冬裝,商場部分中庭位置正在進行服裝的打折促銷;而在合生廣場,部分火鍋燒烤的商戶已經推出了適合當下消費的新菜品,更新了新菜單;三里屯太古里的高化品牌店內,更是把適合秋冬色號的唇彩放在明顯的位置。

“門店一天要來50多箱新品,大約500多件產品。”合生廣場斯凱奇店長感嘆道,近期正處于自家門店的換季產品交替期,而新到貨的這50箱新品均為今年冬季全新系列,并不包括往年款式的二次銷售。

斐樂銀泰百貨大紅門店工作人員同樣表示,早在一個多月前斐樂就開始了冬款上新,每次新品上市會先針對小范圍的VIP消費者進行邀約,而現在10月中旬才是銷售的旺季。

新品上位,過季款騰挪空間。合生廣場斯凱奇店店長表示,過季款并不代表徹底過氣。“過季、反季產品會進行打折促銷,價格約為原價的3折左右,甚至部分斷貨斷碼的商品可以一口價的形式在門店社群出售,成為了社群中的尖貨或人氣類產品。”上述店長介紹。

經過了一輪的促銷后,若還有剩下商品,則會徹底返倉。銀泰百貨的工作人員亦表示,過季商品會進行促銷,促銷后剩余的商品進行返倉。這一舉措也得到了斯凱奇店店長的默認。

商場活動打配合

僅靠品牌一己之力去庫存并非易事,商場在此期間承擔起了“氛圍組”。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,當商戶內產品上新后,也會結合品牌自有渠道、商場平臺進行宣發。

北京商報記者從合生廣場方獲悉,該商場將推出“50團100”“100團200”代金券活動,用于零售和餐飲方面的拉動消費。同時在11月期間,商場中庭還將舉辦冬日瑜伽、卡塔爾世界杯、冬至節氣等主題活動,意在帶動場內的服飾、餐飲、數碼等方面發力。

此外,頤堤港、望京合生麒麟新天地等商場也在近期推出各種促銷活動。頤堤港結合色系搭配、御寒主題推出場內品牌的秋冬新品,還在線上商城推出“萌趣集市”,家居用品、裝飾品相應推出了100元、300元滿減優惠券。望京合生麒麟新天地推出“25團50”“50團100”代金券活動,用補貼的方式幫助場內商戶提高銷量。

“商戶之所以在11月之前把所有全新商品擺出并加大庫存,不僅是滿足消費者當前的需求,更是為了應對馬上到來的‘雙11’銷售高峰。”上述斯凱奇店店長坦言。

在上述眾多商家中,北京商報記者獲悉,由于今年氣溫驟降,店內售新率達到60%,換季時期的銷售環比增幅較好。銀泰百貨相關人員表示,從購物中心運營整體來看,商品的生命周期具有上新、熱銷、出清三個階段,據往常來看,銷量最好一般發生在熱銷時期,該階段的折扣以7-8折為主。

平衡豐富度與去庫存

對于商戶在換季消費的過程中,一邊必須加速上新,一邊又要加速出清,庫存太重仍是運營中難以平衡的一大問題。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指出,即便是換季期間,商家也應該保證貨源充足,每一個款式都必須備齊不同顏色、不同尺碼,店內應該保持貨架擺滿的狀態,這主要是為了保證店內的氛圍以及消費者購買時隨時有貨。

“充足的貨源有可能會給商家帶來較大庫存壓力。”賴陽指出,線下店相比電商,在經營中可能會面臨較大的備貨冗余壓力,“未來線下店的發展趨勢應該向品牌文化、品牌形象的展示點靠攏,隨著消費者追求個性化、與眾不同的消費趨勢,限量的、獨特的商品才有較高的價值。”

零售專家胡春才表示,商戶換季上新應該提前準備、把握好節奏。他指出,商家新品上市要結合自家產品與氣候適時搶占先機,但也要注意節奏以避免造成利潤損失。

有商場負責人透露,購物中心運營方會針對場內商戶的銷售額及客流進行檢測,換季階段也會給予商戶一定的數據參考,這樣方便商戶根據自身情況去配貨。

“大部分品牌方也會針對不同地區和不同門店的銷售情況,提供給商戶配貨的建議,避免過多的庫存壓力。”一家女裝服飾品牌人員表示,即便面臨庫存不足,線下銷售也會通過線上平臺幫助消費者及時調貨,不會影響整體運營。

此外,換季期間,各商場、商家活動豐富,胡春才提醒消費者,面對大力度折扣的產品出清,消費者應結合自身消費水平理性消費。(記者 劉卓瀾 實習記者 胡靜蓉)

關鍵詞: 換季消費的背后模式 過季款的服飾 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 望京合生麒麟新天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