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5日,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發布會——保障和改善民生專場。廣東省教育廳、省民政廳、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、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等相關負責人出席發布會,并回答記者提問。

會上,廣東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,“十四五”期間,廣東計劃新增義務教育公辦學位375萬個。此外,廣東還將加快建立“職教高考”制度。

教育

全省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保持在95%以上

廣東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,“十三五”期間,全省新增義務教育公辦學位223.4萬個,新增公辦中小學校623所;“十四五”期間全省計劃新增義務教育公辦學位375萬個。實施《廣東省消除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專項規劃》,全面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,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。

為解決“鄉村弱”問題,廣東省財政投入22億元、地方財政投入34億元資金用于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,累計完成1837所農村寄宿制學校改造達標建設,新增寄宿學位398042個。

為保障特殊群體平等就學權利,廣東堅持以公辦學校(包括政府購買服務)為主安排隨遷子女就學,確保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能夠應入盡入。2021年,全省隨遷子女公辦學校(含政府購買民辦學校學位)就讀比例達87.27%。全省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98.66%。狠抓控輟保學,近年來全省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保持在95%以上。

目前,全省已成立400多個中小學幼兒園教育集團。2021年,全省共遴選培育71個省級優質教育集團。全省共有7個縣(市、區)入選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縣,入選數量居全國第一。

在提升職業院校培養質量方面,廣東加強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(群)建設,建設14所國家“雙高計劃”高職院校、29所省級以上示范性高職院校、62所國家示范中職學校、88所省高水平中職學校。廣東還深化校企協同育人。建設298個省級中職教育“雙精準”示范專業和311個省高水平高職專業群,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“無縫對接”。

此外,廣東將進一步強化職業教育類型特色,加快建立“職教高考”制度,健全人才培養體系,持續擴大貫通培養招生規模,構建具有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,為學生成長成才賦能助力。

醫療

廣東251家醫院建成互聯網醫院

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,在構建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上面,廣東分批支持建設50家高水平醫院、實現地級市全覆蓋,打造呼吸、腫瘤、腎臟病、心血管、精準醫學5大國際醫學中心,助力首批“委省共建”國家呼吸醫學中心、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落戶廣東。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全面升級建設人口大縣的47家中心衛生院至縣級醫院水平,改造建設189家縣級醫院、標準化建設488家鄉鎮衛生院、規范化建設10000間村衛生站。

此外,廣東還推動優質資源均衡布局,建設5家省級區域醫療中心,組建74個城市醫療集團、428個??坡撁?、121個遠程醫療協作網。安排5家大灣區內高水平醫院“一對一”幫扶粵東粵西粵北的醫院,安排73家三甲公立醫院“組團式”緊密型幫扶113家縣級公立醫院,在70個縣(市、區)建設104個醫共體,全省縣域診療服務能力全面加強。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更加便民惠民,100%三級醫院、90%二級以上醫院提供智慧醫療服務;全省251家醫院建成互聯網醫院,基本實現三甲醫院全覆蓋;4504家醫療衛生機構實現遠程醫療一站會診,讓邊遠地區的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大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。

在推進公共衛生建設上,廣東在全省所有村(居)建立公共衛生委員會,在全國率先建設智慧化多點觸發疾病防控預警系統,為全省1.5萬所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配備衛生健康副校長、副園長。

廣東面向孕產婦、兒童、老年人及高血壓、2型糖尿病等人群,持續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。如實施“宮頸癌和乳腺癌”免費檢查項目,惠及195萬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城鄉婦女;今年,廣東省進一步將宮頸癌防治關口前移,在全國率先以省域為單位實施適齡女生HPV疫苗免費接種項目。

就業

三項工程帶動就業創業237萬人次

在推動就業的路上,廣東省探索出了一系列響當當的就業增收品牌,“粵菜師傅”“廣東技工”“南粵家政”三項工程就是其中的金字招牌。在三項工程的帶動下,廣東建成了全國最大的技工教育體系,技師學院實現地市全覆蓋;一批“廚師村”“技工村”“月嫂村”應運而生,有效促進了廣大群眾特別是低收入群體增加收入。據統計,截至2021年底,三項工程累計培訓768萬人次,帶動就業創業237萬人次,真正實現“小切口”推動“大變化”。

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,已經成為不少人的就業新選擇。廣東省不但連續5年舉辦“眾創杯”創業創新大賽,建成“1+12+N”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體系,為創業者提供了充分展示的平臺,激發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。同時,廣東省加大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實施力度,率先打破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企業養老保險戶籍限制,創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失業保險和單項參加工傷保險制度,讓創業者和靈活就業者免除了后顧之憂。

近年來,廣東省不斷深化社會保障體制機制改革,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,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。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介紹,截至2021年底,全省養老、失業、工傷三大險種累計參保1.56億人次,社??ɡ塾嫵挚ㄈ藬?.16億人次。廣東省社保的待遇水平也穩步提高。2021年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、工傷傷殘津貼、失業保險金分別提高至180元、4803元和1732元。

紓困助企方面,人社部門自2020年以來,通過減免緩社保費、降低工傷和失業保險費率、失業保險穩崗返還、發放失業補助金、發放就業創業補貼和技能培訓補貼等措施,累計為市場主體紓困減負超過2600億元。

養老

廣東已有188所院校開設養老服務專業

廣東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,目前,全省共有養老機構1896家,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超過2.3萬個,城市基本實現了全覆蓋;家庭養老床位超過1.7萬張;為超過2萬戶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;全省助餐配餐服務點超過2100個;“15分鐘”城市社區養老服務圈基本形成。

社區養老服務圈建好了,廣東養老服務也更有質量。特困供養人員照料護理制度,讓21.5萬特困老人享受到了優質的照護服務;普惠型的高齡老人津(補)貼制度,惠及299萬名老年人;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制度,則將3.2萬名農村留守老年人納入關愛服務范圍。

在專業化養老服務隊伍培養方面,在持續開展好粵東西北養老護理員培訓“雙千計劃”的基礎上,廣東省已經推動188所院校開設養老服務專業,在校生超過14萬人。同時,省民政廳和人社廳合作,認定“南粵家政”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培訓機構50家,2021年以來開展養老護理員培訓達9.4萬人次,養老服務的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。(記者林霞虹、賈政)

關鍵詞: 廣東計劃新增義務教育公辦學位 廣東省教育廳 建立職教高考制度 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