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2日,記者從渾源縣相關部門獲悉:經過當地政府兩年多的建設,全國首家黃芪文化園將于近期投入運營。
渾源縣素有“中國黃芪之鄉”美譽,擁有“國家道地藥材生產基地”“國家GAP種植基地”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”“黃芪GMP認證”“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”等眾多名片。該縣盛產的恒山黃芪,擁有的活性成分不僅豐富全面,而且含量指標高、比重大,其中,衡量黃芪是否質優的重要元素總皂苷含量在0.16%以上,遠高于2010版藥典規定黃芪總皂苷含量不得低于0.04%的標準。目前,全縣宜芪面積39.5萬畝、有芪面積28萬畝、規范化面積23萬畝,年可采刨鮮芪2500萬公斤,產值達5億元。
黃芪文化園占地面積32畝,總投資8000萬元,總建筑面積11000多平方米。園區分上下兩層,一層為黃芪博物館和黃芪加工互動展銷區,以圖文并茂、歷史記錄與實物相映、視頻和解說互補等形式,依次呈現“初識黃芪”“國藥芪珍”“芪詩醫案”“恒山黃芪”“北岳芪農”“藥食同源”六大單元,展示恒山黃芪的前世今生、發展沿革、藥食價值、涉芪古方等恒山黃芪的豐厚文化,游客在這里可以參與黃芪生產、加工技藝體驗,享受勞動成果和精神獲得感。二層是經濟活動平臺,分“芪遇時代”“芪跡時代”“好芪時代”和“芪創時代”四個板塊,將黃芪原品、黃芪飲片、黃芪茶、北芪菇等黃芪系列產品進行展銷,并以電商平臺為載體,通過線上線下、直播銷售等多種方式擴大銷售面,讓恒山黃芪大放異彩。(郭斌 安興旺 楊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