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第三十個“世界水日”,自即日起至28日是第三十五個“中國水周”。記者從市水利局獲悉,年來,我市持續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,推動新時代治水興水行動,加快構筑興利除害的現代水網體系,截至目前,已累計治理水土流失7000余方公里,2021年全市原區地下水位整體呈現上升趨勢。

洛陽地跨黃河、淮河、長江三大流域,境內水系縱橫交錯,流域面積100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條。然而,“十年九旱”的氣候特點,以及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衡、利用結構不合理等原因,使洛陽面臨“富水又缺水”的矛盾。據統計,我市人均水資源量390立方米,不足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1/5。

年來,我市堅持節水優先,推動再生水利用、雨水集蓄利用、節水灌溉等重點任務實施,2021年創建省級節水型企業1家、節水型單位3家。

按照規劃,“十四五”期間,我市要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,打造豐枯調劑、多源互補的現代水網。目前,我市正在重點加快黃河小浪底南岸灌區、前坪水庫灌區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,增強水利公共產品供給和水安全保障能力。

優良的水生態環境是水安全的重要支撐。自2021年7月以來,我市小流域“兩清一護”綜合治理全面鋪開,目前131個小流域“兩清一護”綜合治理任務已完成65%以上。今年汛期前,全市小流域內影響行洪安全的“兩清一護”綜合治理將全部完成。

同時,我市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方針,通過三大立體治理模式,實施水土保持綜合治理,目前已累計治理水土流失7000余方公里。2021年,欒川縣被認定“2021年度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”。2021年,全市原區地下水位整體呈現上升趨勢,升幅為1.73米。(記者 王雨 通訊員 鄭斐冉)

關鍵詞: 洛陽全市 地下水位 水土流失 世界水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