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節的古詩四句小學(最有名的端午節古詩小學)古韻國學2019-06-07 05:23:42
1、《和端午》
宋·張耒
【資料圖】
競渡深悲千載冤,忠魂一去詎能還。
國亡身殞今何有,只留離騷在世間。
譯文:龍舟競賽是為了悲悼屈原的千載冤魂,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。
國破身死后現在還有什么呢?只留下千古絕唱之離騷在人世間了!
微點:北宋詩人張耒這首《和端午》詩凄清悲切、情意深沉。此詩從端午競渡寫起,看似簡單,實則意蘊深遠,因為龍舟競渡是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載冤魂。但“忠魂一去詎能還”又是無限的悲哀與無奈。無怪乎北宋進士余靖作詩說:“龍舟爭快楚江濱,吊屈誰知特愴神?!钡司?,卻又分明有著“風蕭蕭兮易水寒,壯士一去兮不復還”的慷慨悲壯,它使得全詩的意境直轉而上、宏闊高遠。于是三四兩句便水到渠成、一揮而就。雖然“國亡身殞”,灰飛煙滅,但那光照后人的愛國精神和彪炳千古的《離騷》絕唱卻永遠不會消亡。
2、《端午日無菖蒲》
宋·余安行
端午日已過,更吟端午詩。
人間好時節,寂寞強追惟。
有酒無菖蒲,青粽謾累累。
昔人固所嗜,我今莫薦之。
薄物尚如此,翻思淚交垂。
微點:詩人的端午日不知不覺指尖流逝,方才恍然人世佳節已過。不甘心時光的無聲無息,他在端午日后的冷清寂寥中追想回憶,要將它記諸筆端。然而能念起的,是孤身飲酒,都沒能按習俗切入菖蒲,求個驅邪避毒的好兆頭;更別提沒有佳節必備的青棕,分外使人傷懷。
3、《重午日晚眺》
宋·周紫芝
野艾傷心碧,藂流滿意紅。
兵戈人事別,風物歲時同。
山倚斜陽外,江橫醉眼中。
楚冤終未洗,誰為餉絲筒。
微點:斜陽余暉中,滿山艾蒿濃碧流淌,入目一片慘綠,惹動傷心意緒;而從山間各處匯集來的水流中,滿是落花艷紅,伴隨著水波蕩漾,挨挨擠擠,卻熱鬧非凡?!皞谋獭庇美畎住镀兴_蠻》“平林漠漠煙如織,寒山一帶傷心碧”句,因翠綠轉濃,從視覺引發心理上的落寞之感?!皾M意紅”對“傷心碧”,可稱工整妙絕。此句以喧鬧的紅色與寂寥的碧色對舉,沖突更濃。
4、《小重山·端午》
舒頔
碧艾香蒲處處忙。誰家兒共女,慶端陽。細纏五色臂絲長。
空惆悵,誰復吊沅湘。往事莫論量。千年忠義氣,日星光。
離騷讀罷總堪傷。無人解,樹轉午陰涼。
譯文:到處采擷艾蒿、蒲草繁忙,誰家的青年男女,準備過端午節?五色絲帶纏繞著手臂唱歌跳舞。我內心惆悵,還有誰在端午節追悼屈原?
過去的事不要評論衡量,屈原忠義氣節,可與日月相比。讀完了《離騷》總能感到悲傷。沒有人理解我的心情,只有在樹蔭底下乘涼。
微點:讀中國古詩詞總讓人覺得氣悶,而沒有怒發沖冠的暢快,好像他們只會躲在角落里哀怨或者表明忠心,從來都不會憤怒似的。最多不過是裝瘋賣傻,“學呆,妝癡,誰解其中意?”“盡教他爭甚底,不如他瞌睡,不如咱沉醉
關鍵詞: 端午節的古詩四句小學 最有名的端午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