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芳菲盡,槐花始盛開。
這一枚屬于北方人的春日信使,姍姍來遲。
【資料圖】
純白色的鈴鐺垂掛枝頭,清風拂過,心里自動響起“丁零——當啷——”的幻聽。
早期的槐花含苞欲放,更確切來說應該叫“槐米”。
路人從旁邊經過,總忍不住捋一串下來邊走邊吃,清脆微甜,滿嘴生香。
等到花兒長開,香氣更有穿透力,全城人都能枕著甜甜的槐香入夢。
蜜蜂有得忙了,畢竟槐花是北方最主要的蜂蜜來源,釀春蜜就靠這一波了。
吃貨也有得忙了,忙著做 槐花麥飯 、 槐花炒蛋 、 槐花湯 、 槐花粥 、 槐花餃子 ……
說來也是奇怪,廣州號稱“花城”,卻幾乎沒見到有槐花,吃的人就更少了。
感謝物流,讓這朵北方限定落入我的餐盤——
槐花輾轉千里而來,身價一下子變得矜貴。
不敢像北方朋友那么放肆,一股腦兒炒雞蛋,或者蒸麥飯,我要多試幾種吃法。
先從一道 槐花凍 吃起,精細一些,將暮春的浪漫盡數收藏。
幾縷花苞、幾勺槐花蜜和白涼粉混合,在玻璃盞中靜置凝固。
如水晶般晶瑩剔透,又如九天銀河閃耀星輝,美到根本挪不開眼。
完美地萃取了槐花素雅的香氣,也留住鮮活姿態。
吃的時候再淋一勺槐花蜜上去,甜度很清淺,香氣卻襲人。
如果需要招待客人,槐花凍還可以切割成任意形狀,唯美的國風一上桌,保證全場“哇”聲一片!
小甜品主打開胃,我另做了一道 槐花糯米餅 負責解饞、管飽。
在糯米粉中揉進槐花,將花香裹在了一團糯唧唧之中,煎一煎立馬外酥里糯。
為了保持形態上的硬挺,我往糯米粉中摻進了少許 中筋面粉 。
煎出來的外皮更香更脆,也不會破壞糯米餅內里軟糯拉絲的效果。
還能有效延長存放時間,不容易變得軟趴趴。
做法和調味,都稱得上一個極簡。
少許糖、油和進面團,無需發酵,一揉一煎即可,平底鍋就能勝任。
煎好的糯米餅,蘸著赤砂糖或者槐花蜜一起吃,細細品味呼之欲出的花香。
味道含蓄而優雅,一股清甜游走在舌尖之上,幸福感油然而生~
- 槐花凍-
[ 食材 ]
槐花15g 白涼粉25g 清水400ml 槐花蜜20g 鹽1小勺
1大勺=1 table spoon=15ml
1小勺=1 tea spoon=5ml
[ 食譜 ]
1.將新鮮槐花去除枝梗和黃花,倒入放有2小勺鹽的清水中,浸泡15分鐘后撈出
2.鍋中燒開水,下槐花焯水20秒,撈出過涼水,瀝干備用
3.鍋中倒入400ml清水和25g白涼粉,邊加熱邊攪拌至沸騰關火,再加入20g槐花蜜攪拌均勻
4.將一部分白涼粉倒入容器中,撒上槐花,等待表面凝固后重復前面步驟,放入冰箱冷藏定型,食用前切塊淋上槐花蜜
- 槐花糯米餅-
[ 食材 ]
槐花150g 糯米粉250g 中筋面粉50g 開水230ml 白砂糖10g
鹽2小勺 食用油1大勺 赤砂糖適量
1大勺=1 table spoon=15ml
1小勺=1 tea spoon=5ml
[ 食譜 ]
1.將新鮮槐花去除枝梗和黃花,倒入放有2小勺鹽的清水中,浸泡15分鐘后撈出
2.鍋中燒開水,下槐花焯水20秒,槐花變綠后撈出過涼水,瀝干備用
3.碗中放入250g糯米粉、50g中筋面粉和10g白糖,邊加入230ml開水邊用筷子攪拌,再下手揉至面團成團不粘手
沒有中筋面粉的話,直接用等量糯米粉替代
4.放入瀝干的槐花,將槐花輕輕揉進糯米團里
槐花含有少量水分,如面團粘手,可加入少量糯米粉揉至不粘手的狀態
5.取一塊面團,揉成小球后按壓成小圓餅狀
6.鍋中放入1大勺食用油,熱鍋涼油放入糯米餅,煎至兩面有脆殼,出鍋后配上赤砂糖或槐花蜜食用
槐花凍落在勺子上,顫顫巍巍、搖搖晃晃,跌入了每個人的心底。
“白璧無瑕”“美若凝脂”這些詞,都不足以形容眼前的驚艷。
只覺得最好的春日光景,全都被封進這些清透的琥珀里~
冰冰涼涼的晶凍躍然于舌尖之上,花香瞬間抿化,清爽的甜四處流淌。
偶爾會啖到大顆粒的槐花苞蕾,香味由清淺轉化為濃郁,更是別有一番意趣。
如果說槐花凍是寫意派,那槐花糯米餅便走的寫實路線,一虛一實,相得益彰。
吃糯米餅要蘸取一些赤砂糖,牙齒一碾,咔噠咔噠的聲響清脆悅耳。
甜意在舌面上沙沙化開來,伴著彈彈糯糯面團子,好一個香甜的溫柔鄉啊~
胃里下滿落花,一呼一吸間都是花香,槐花的滋味從此就在舌尖上扎根了。
忽然就特別理解北方同事,她總在工位上放瓶槐花蜜,沒事就愛泡一杯,那是故鄉的春天啊~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