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在說寶馬MINI是史上最差公關。
技術上的原因總能找到一些,比如決策鏈太長;外資企業公關不接地氣,等等。但煞有介事的分析這些原因沒有多大意義。
公關,做的是公共關系,處理的是公司與公眾的關系。但一般來說,公關都不能應對社會戾氣,整體觀念中的傾向性。即便長期能做,但在某一件具體的輿情事件上,任何公司的公關都無法處理整體性的惡意,再怎么解釋,做工作都沒用——不能釜底抽薪,澆幾瓢水是沒有用的。
(資料圖)
很多事情,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。
前段時間,兩個小姐姐,在一群攝影師的幫助下,爬到崗亭上拍照。一點小事,鬧得沸沸揚揚,都說不安全。
再看這張圖片。
他在用力勞作,違規沒有帶安全繩,處于比小姐姐更危險的狀態,但一個站到崗亭上拆除空調的中老年男性農民工,無論怎樣,都不會有人說安全問題,更不會傳播。
所以,真的是不安全,才引發的公眾擔憂、批評嗎?不是。
事情的真正原因是冒犯?;蛘邷蚀_的說,本來不是冒犯的,但覺得冒犯的人多了,就成了冒犯。
不會有人稱網紅為人民藝術家,雖然網紅最接地氣,最接近人民。在很多人眼中,網紅連藝人都稱不上,最多叫做以色侍人。網紅在中國輿論場上是一個負面的存在,會遭到貶斥,比如佛媛的貶稱。兩個小姐姐多半只是普通人,不是網紅,她們被當作了網紅。這才是形成傳播的原因。
這是某種程度上真正的“厭女”。不過中國的女權主義者并不幫網紅說話,似乎也認為她們是在物化自己,取悅男人。其實,這種“厭女”,表面是討厭某種類型的女性,但深層次是社會對性的收縮態度。對性的看法,從來是社會趨勢的風向標,網紅,則成了風向標的風向標。所以,網紅一點細微的出格,都是對公眾的冒犯,都會有傳播。
回到寶馬MINI事件,只要有那么一丁點常識,就不會認為寶馬公司會故意推出這種種族歧視性的政策。不說在中國做生意,就從西方現在流行的反種族歧視觀念,寶馬MINI也不敢這么做。有人說寶馬培訓不到位,想想一家外國公司培訓“中國員工,不要歧視中國人”。這可能嗎?這本身才是真正的輿情事件。
這都是常識、常理,但很多人需要的是安全的憤怒。用安全的憤怒來聚集流量。有這種故意在,事情就和公關沒什么關系了。所以不要說寶馬公關蠢了。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