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,是實施“十四五”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,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的破題之年。

我市全面承接陜西省秦創原平臺建設整體要求,堅持科教興市、創新立市、人才強市。


(資料圖片)

以八個方面重點工作為突破

堅定不移建好用好秦創原

不斷釋放發展新動能新優勢

打造全聚合科創服務系統

為新動能強勁的

國家創新名城建設提供強大引擎

秦創原助力

高校

科技成果轉化

秦創原平臺建設以來

加速了西安高校的

科技成果轉化速度

2017年,張旭超從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博士畢業后,在西咸新區灃西新城創辦了沐秦智能,通過自主研發、生產的智能農業裝備,提高農產品生產效率和質量,助力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現代化發展。

M200農業無人車

就是他們企業的主打產品

主要用于果園的農藥噴灑

在秦創原平臺的政策紅利下,企業得到快速發展。

目前,M200農業無人車已經銷往甘肅、云南、廣東、江蘇等省份,廣泛應用于果園作業。

秦創原助力

企業發展

步入快車道

同時

秦創原平臺建設的深入推進

和陜西“三項改革”政策的出臺

讓越來越多的企業

步入發展快車道

西安天邁科技有限公司,是一家專業從事以紅外熱成像、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的產品體系研發、生產、銷售及相關配套產品定制化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。

目前,企業已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證書、西安市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等在內的各項資質及著作權證書達50多項。

近年來,在秦創原總窗口的支持下,企業加強與西安高校的合作,共同攻克技術難題,開發新產品,每年研發投入占比達到收入的7%到8%,業務涉足能源、環保、林業、電力、軍工等領域。

秦創原為經濟

高質量發展

蓄勢賦能

今年

我市將繼續用好秦創原總窗口的

孵化帶動作用

利用這一全省最大的

創新驅動轉化平臺

促進兩鏈融合

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

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中,我市將提升總窗口集聚輻射效應。

打造灃東立體聯動“孵化器”總基地建設樣板,加快推進灃西秦創原成果轉化“加速器”總基地建設,依托特色產業園區培育一批兩鏈融合“促進器”示范基地。

緊抓西安建設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機遇,強化產業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,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,做優做強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,努力推動科創項目、科創企業、科創產業集群發展,持續提升創新驅動發展效能。

計劃建成秦創原

“三器”示范平臺150個

力爭全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

達到1.1萬家

科技型中小企業

突破1.3萬家

技術市場合同交易額

達到2500億元

建成創新聯合體

新型研發機構等研發平臺100個

秦創原不斷增長的創新優勢將轉化為發展優勢,助力全市經濟社會發展,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取得新突破。

為西安乃至全省高質量發展

點燃新的“強力引擎”

主編:林晨

責編:高明煜

轉載請注明出處
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