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)

4月23日,華商報記者獲悉,西安市長安區五臺街道以“管什么、誰來管、怎么管”為出發點,探索實施了“田長制”五個一監管機制,為“飯碗田”選好“監護人”,構建了保護有力、巡查到位、監管嚴格、處置高效的耕地保護格局,以實際成效檢驗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成效。

據了解,五臺街道按照誰使用、誰管護、誰受益、誰負責的原則,與各村簽訂《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》,實施屬地管理、分級保護、逐級負責,確保耕地保護“橫到邊、縱到底,網格化、全覆蓋”。

同時,建立“一網一長一田一牌一碼”的“五個一”監管體系。把轄區4505.6畝耕地,以村為單位劃分成網,以組為單位劃分成格;設立“田長制”公示牌,公示區、街、村三級田長職責和監督電話;每戶地塊信息生成二維碼,掃碼讀取地塊承包人、面積等信息,固化了用地現狀。

此外,通過建立“五個一”監管體系,使轄區耕地信息公開透明,目標任務明確清晰,監管責任具體到人,群眾監督公開公正,有效防范了耕地違法行為。

網格員每天巡查,建立巡查臺賬,確保違法行為早發現、早制止;對發現問題一經查實,停發承包戶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及實際種糧一次性補貼,并立即整改。據悉,“田長制”實施以來,五臺街道及時發現制止耕地違法行為5起,“大棚房”問題無反彈。

華商報記者 李新怡
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