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想了解一個城市,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當地的博物館。在西安,登記在冊的博物館有159座,95%以上都是免費開放。按常住人口1300萬計算,平均每8.2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,這樣的數量和規模放眼全國能排進前三名?!叭钟?,七分講”,要想更好的了解展品的文化屬性和歷史故事,好的講解服務至關重要,在西安博物院就有這樣一群志愿者,他們用聲音,拉近你我與這座城市的距離。
作為十三朝古都,咱們西安人也能講出來一大堆誘人的故事,但一部分內容是戲說。作為文博志愿者和博物館里的講解員,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,不能戲說。必須講根據嚴格論證的東西,寫出來的講解詞作為一個基本參考,不能違背這個大的框架,你愛學習在這個基礎上,再去挖掘它背后的故事,分享給游客。
文博展館是衡量一個城市的文明標志,而文博志愿者在這里面,他們的素質好壞決定著這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。同時他在游客和博物館之間架起一座“橋梁”,架起一座“橋梁”以后把游客需要掌握的信息通過自己的講解傳遞給他,而游客有些時候對博物館的一些建議他也給反饋回博物館。
除了我們今天認識的樊老師,在西安,還有很多像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冰蛋、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郭寧這樣的文博人,他們憑借著過硬的知識儲備和辛勤付出,優化游客們的在博物館的體驗、提升旅游服務質量,發揮西安文旅資源優勢,助推文旅融合加速發展。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