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了!備受西安市民關注的西安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,于12月29日上午11時正式開通初期運營。
西安地鐵6號線二期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起止:西北工業大學站(不含)—紡織城站
全長:19.5公里
設站:17座(含換乘站6座),均為地下線
平均站間距:1.16公里
車輛編組:6節編組B型列車
開工時間:2017年1月9日
通車時間:2022年12月29日
線路概況:西安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起于西北工業大學站(不含),線路沿勞動南路、西關正街、西大街、東大街、東關正街、咸寧路、紡織城正街、長樂東路至終點紡織城站,線路全長約19.5公里,設車站17座,均為地下站(其中換乘站6座),線路延續一期工程采用6B型列車,是西安地鐵線網中東西方向的骨干線。該線路開通后,西安地鐵運營總里程達到279公里。
票制票價:6號線二期沿用線網統一票制“里程計價制”,其中,西安國際醫學中心站至紡織城站全程票價為7元。6號線全線均支持二維碼掃碼過閘和人臉識別乘車功能;采用智慧客服中心,方便乘客自助完成票務處理、信息查詢、站內導航等業務。
運營時間及首末班車時刻表:6號線二期開通后與一期貫通運營,西安國際醫學中心站首末班車發車時間分別為06:00、23:15;紡織城站首末班車發車時間分別為06:00、23:15,全天運營服務時間18小時20分鐘。
行車組織安排:6號線全線開行單一交路,西安國際醫學中心站至紡織城站單程行駛時間為63分55秒,紡織城站至西安國際醫學中心站單程行駛時間為64分02秒,最大上線列車40列,最小行車間隔為3分01秒。遇重大活動、節假日、惡劣天氣及后續客流需要,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運營時間及發車間隔。
裝修風格
地鐵6號線全線以“古今長安”作為設計主題,二期工程采取功能優先、風格簡潔、明快大方的設計原則,分為重點站、特色站、標準站。
線路選取鐘樓站、廣濟街站、萬壽南路站作為重點裝修站,根據其文化屬性、地理位置等特點,做到和諧統一又各有千秋。
在安定門站試點采用特色“半裸裝”風格,既體現了現代化簡約設計的獨特氣質,又兼顧了成本節約和運維便捷。
標準站裝修將6號線全線劃分為科教居住區、高新CBD、高新科教區、文化中心區、生態居住區、紡織城工業區六大區域,色彩以鐘樓為中心色彩赭石色,逐步向西南部漸變為科技藍色、向東部漸變為生態綠色,同時吊頂利用古典建筑屋脊結構形態,用現代抽象的手法打造獨具特性的地鐵公共空間,展示科技與歷史的交融之美。
線路亮點
● 換乘站點最多的一條線路
6號線二期開通后,全線共設換乘站6座,分別為紡織城、咸寧路、大差市、鐘樓、西北工業大學、科技路,可與地鐵1、2、3、4、5、9號線實現換乘。
● 線網首座三線同廳同臺換乘的車站
6號線二期開通后,紡織城站將實現1、6、9三條地鐵線路在同一站廳同一站臺實現平行換乘功能,極大方便了乘客出行。
● 開通初期行車間隔最小線路
作為既有線的延長線路,6號線二期為了保證與一期運營服務水平保持一致,開通初期最小行車間隔便達到3分01秒,高效服務沿線市民出行。
安定門站文化墻《漫城錦繡》
穆將王站文化墻《織錦未來》
● 首條結合文物保護設置文創展區的線路
6號線二期選取大唐西市站、鐘樓站、交通大學·興慶宮站分別通過數字影片、圖文展示、3D展陳等形式打造了融合歷史文化、民俗風情、時代精神的主題文創展區。尤其在鐘樓站文創展區,結合既有條件展示了在車站建設過程中對文物古跡的保護工作。
??版權聲明Copyright statement
關注長安范兒,專注西安解讀陜西,讀懂中國!
- END -
長安范兒
有態度的生活方式
最有范兒的生活服務型平臺
與長安范兒,專注西安解讀陜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