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們是一群“老小伙”,因為熱愛鍛煉相聚在一起,七八十歲的年齡依然擁有年輕的心態,每天上午的興慶宮公園,單杠旁總有他們“向上”的身影。

單杠雙立臂、單杠懸垂舉腿 74歲“老小伙”將單杠玩出花樣

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
由西安市興慶宮公園東門進入,靠北邊不遠處的小廣場每天上午都熱鬧非凡,跳繩的、踢毽子的、打羽毛球的……這里不乏有年輕的身影,但主角們仍是這些年過半甲的叔叔阿姨。10月18日上午,小廣場上兩處并排相連的單杠旁站了不少人,他們身姿挺拔、戴著白手套,一位接一位輪換著在單杠上鍛煉。

引體向上是依靠自身力量克服自身體重向上做功的垂吊運動,主要測試上肢肌肉力量的發展水平,以及臂力和腰腹力量。雖然動作看似簡單,但對于沒有訓練基礎的人來說,實際能夠完成一個或多個標準引體向上的動作并非易事。

“動作標準嗎?能做多少組?”華商報記者駐足觀看了起來,沒想到接下來的一幕卻令人咋舌,剛剛還在單杠垂吊熱身的大爺,這會卻認真了起來,不僅能標準輕松地完成連續的正手引體向上,還“?!逼鹆嗣麨椤半p立臂”的進階版——不僅要上拉至下巴或胸口觸及單杠,更將整個身體提升至腰部觸及單杠,雙臂豎直支撐身體的狀態,最終雙臂直立于單杠之上。到這里這還沒結束,緊接著便是翻杠的動作,身體像是在空中翻騰,最后以上身與雙腿呈90度夾角的“單杠懸垂舉腿”結束,一系列動作一氣呵成,既靈活又有爆發力。

單杠上的這名“老小伙”是74歲的閆增祥,他上了單杠就如同一位24歲的小伙,雙立臂的動作一口氣能做五六個,“我是60歲才開始接觸,退休后在公園散步期間看到有人拉單杠,嘗試后發現自己竟然一個都做不了,我不服輸,開始和大家一起拉單杠,從練習臂力到上杠練習,一下子堅持了十多年,期間也解鎖了不少由引體向上中較有難度的姿勢,既有趣又有成就感?!遍Z增祥說,雖然現在年紀大了,但他還是每天堅持練習單杠三至四次,通過鍛煉,氣管炎的老毛病也改善了不少,身體現在倍棒。

“很多年輕人問我為啥這么厲害,其實就是堅持,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循序漸進?!遍Z增祥笑著說。

82歲“老小伙”引體向上能做近20個 一身肌肉羨煞旁人

在小廣場,像閆增祥這樣的單杠達人和愛好者還有很多,而他們幾乎都有一個共同敬佩的人,那就是付甸霖。2000年退休后,60歲的付甸霖便一直在興慶宮公園練習單杠,如今一口氣近20個標準引體向上不在話下,現場脫下外套,付甸霖的胸大肌、背闊肌線條感十足,讓人很難想象他已經82歲高齡。

單杠引體向上已經成為了付甸霖的生活習慣,每天上午和傍晚來公園共運動5個小時,中午午休3個小時,晚上睡7個小時,別人都驚訝他越活越年輕——牙齒至今沒有一顆脫落,胃口好時吃泡饃都得要三四個餅,躺在床上立馬就能酣睡起來,廚藝越來越好。付甸霖說,這得歸功于自己從小就喜歡運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
付甸霖9歲跟隨父母來到西安,投擲、跑步、乒乓球……小學時熱愛體育運動的付甸霖就展現出了不錯的身體天賦,中學時還參加過西安市鉛球鐵餅比賽,投擲比賽中最遠扔到過56米,他的紀錄在學校張貼了很長時間。1964年參加工作后,他每天早晨堅持跑步,繞著鐘樓或大雁塔,常常一跑就是20多公里,大冬天跑下來一圈頭發上都結了霜,“當時我還愛練肌肉,拿現在的話說就是‘練健美’,早上跑步,晚上下班后就跑到城墻底下,固定起幾塊磚頭來負重練手臂、肩膀、胸大肌等肌肉,60斤的擴胸器連續能拉20至30次?!被叵肫鹉贻p時的自己,付甸霖充滿自豪。

“雖然咱人老了,但還是得有積極向上的態度?!备兜榱卣f。

60歲退休后,付甸霖開始在公園練習單杠引體向上,碰到一些年輕的初學者,他也毫不吝嗇地分享其中的技巧和方法。他說自己起初也拉不了幾個,通過慢慢堅持,一兩個月后就可以連續做十多次動作了,“我動作做得慢,其實動作越是規范越是費勁,但是這樣反而更安全,效果也好?!备兜榱卣f,因為堅持鍛煉的原因,他從小到大幾乎沒得過病,通過單杠運動,不僅鍛煉了身體,還認識到了不少朋友,“我們現在堅持做單杠引體向上的老年人在40至50人,大家這么多年都成為了好友,早晚都在一起鍛煉,聊聊天,一整天心情都很好!”

華商報記者 于震 佘欣/文 強軍/圖

關鍵詞: 興慶宮公園 這么厲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