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道是:詩詞,一半是文辭,一半是境界。


【資料圖】

無論是風花雪月,還是大漠孤煙,或者是小橋流水江南,每一首詩詞,可以說都是一幅唯美的畫卷。每一詞句,如何不令人神往?

尤其是,詩詞里提及的很多“地方”,很多都是因為一句詩,或者一首詞,而讓人們記憶起來,并傳頌不息。那么,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那個“夢一般”的世界吧!

“一生癡絕處,無夢到徽州”。

這句詩出自明朝戲曲家湯顯祖的筆下。

一句“無夢到徽州”,將徽州的萬物風情、山水民風等等一切的美好都融于筆端。這也是作者最喜歡的一句詩。讀起來不僅文辭之美喜歡到了骨子里,還有那辭藻間的“徽州”二字,無不吸引著精神神往。

徽州,古稱歙州、新安。古徽州一府六縣,一部分屬于安徽黃山市,一部分屬于江西上饒市。對于徽州,作者沒去過,也無法談及感受,只是把這種美好,藏于心頭。

“山光凝翠,川容如畫,名都自古并州?!?/p>

這是出自宋朝詞人沈唐名篇《望海潮》詞作里的一句詞。

一句“山光凝翠,川容如畫”將山西太原,這座擁有著深厚歷史的古城風光,描摹至盡?!懊甲怨挪⒅荨?,自古并州將詞人心底最深的崇拜和向往表達的淋漓盡致。

并州,多么親切的一個詞,于此我們可以得見太原公子李世民,大唐宰相狄仁杰的風范。作者作為山西太原人,在讀過的所有詞作中,也自認為只有這兩句才最絲絲入懷。

“月落烏啼霜滿天,江楓漁火對愁眠。姑蘇城外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?!?/p>

蘇州,與杭州齊名。上有天堂,下有蘇杭。不止在古代,甚至在現代蘇杭依然是很多文人的夢想之地。

張繼的這首《楓橋夜泊》,可以說不僅將蘇州推到了國際高度,并且把一座寒山寺,融入到了國人心目之中。據說,張繼的這首詩,已經入選日本小學課本,影響力之大,可見一斑。

“春風得意馬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”。

古都長安,今之西安。且不說大唐盛世,長安擁有著如何的繁華和天下都心的氣度。僅僅是“長安”兩個字,就已經美得令人心醉。

他是文人最向往的地方,是當時的世界中心。當繁花盛開,曲江流水,長安街市如晝,該是怎樣的盛況呢?

“水光瀲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妝濃抹總相宜?!?/p>

在古代,沒有一個文人對西湖是有抵抗力的。

“西湖”也是詩詞庫里寫作對象最多的景點之一。公元1073年,當才華橫溢的蘇軾寫下這首《飲湖上初晴后雨》的詩作之后,杭州的美不至于存于世間,更開始沉浸在詩詞的墨香里。

現在城市的過度開發,和商業化運作后的負面影響,使西湖缺少了更多的自然之美。蘇軾的這首將“西湖”寫到極致的名詩,也不得不活在人們的想象之中。

“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。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?!?/p>

鸛雀樓,中國四大名樓之一,在全國非常知名。

現在有人說,鸛雀樓的出名,絕對是因為王之渙的這首《登鸛雀樓》,也有人說,是鸛雀樓成就了王之渙。且無論如何說,正是這名樓與偉大詩人的邂逅,才成就了這千古名篇。

當天色已暮,落日西斜,看著滾滾黃河東去。那是何等意境?遺憾的是,前幾年作者曾經登臨鸛雀樓,已經是游人如織、人聲鼎沸了。

雖然風景尚在,但是詩人筆下的意境和妙趣,卻很難找尋。也只有在詩詞間,才能夠讀到這最純粹的意境之美。

“東臨碣石,以觀滄海。水何澹澹,山島竦峙?!?/p>

這首詩,是曹操在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,路過碣石山而寫的千古名篇。當站在碣石之上,俯瞰壯闊的大海,心胸為之遼闊,思緒波瀾壯闊,盛景舉目無極,多么美妙??!

東海,在古代算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地方,但對于今天而言,只是幾個小時的車程。也正是因為快節奏,所以很少有人能讀懂和領略古人曾經看到的風景和境界。

讓我們靜下心來,一起聆聽和感知詩詞間,和世間本應的精彩吧!

讀者們,關于“詩詞里的這些地方”,你最鐘情哪一處?如果喜歡本文章,請轉發收藏哦~

關鍵詞: 山光凝翠 川容如畫 欲把西湖比西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