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我國將新建4500萬畝、改造提升3500萬畝高標準農田,一季度已建成超1900萬畝。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過程中,各地都遇到了哪些難題,國家又將如何統籌發力,持續推進呢?通過三個關鍵詞:任務艱巨,資金保障,加強監管,梳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情況。
(資料圖片)
不久前,全國農田建設工作現場會在安徽蕪湖召開。來參會的都是各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負責人。
福建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管理處處長 翁定河:關注農田建設如何加大投入,如何拓寬資金的渠道。第二個就是項目的管理質量,項目的工程質量如何提高。
因為地形地貌、耕地肥力等不同,各地建設重點內容有所差異,但在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資金投入、項目監管等方面面臨著一些困難與挑戰。
要達到《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》的建設要求,各地高標準農田建設面臨著不同程度的資金壓力。農業農村部積極指導各地完善多元化籌資機制,統籌整合資金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,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將畝均建設投入逐步達到3000元。
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司長 郭永田:積極利用政策性金融資金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,推動金融支持農田建設一攬子優惠政策落地見效。
強化監督,著力開展好高標準農田建設常態化監管、全流程監管、一體化監管。
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司長 郭永田:規范項目設計、施工,全力推動項目實施,加強調度指導,保質保量完成8000萬畝年度建設任務。推進建管用一體化探索,鼓勵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承擔高標準農田建設、管護、利用,提高綜合效益。
整區域試點高標準農田建設 探索新模式
今年,我國選擇糧食主產區的部分地市、縣開展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,探索有效工作機制、投入模式和技術路徑。那么什么是整區域推進呢?
安徽蕪湖全市已建高標準農田超過255萬畝。在繁昌區新東村,2200多農戶的7000畝農田合理歸并后,實現了整村規?;母邩藴兽r田建設。
王小波是新東村的村黨委書記,他告訴記者,把整個村子的農田進行整體規劃,實施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,一是要把農民手中的田統一流轉到村集體,第二,讓農戶同意認可一件事兒,就是原來一家一戶的農田布局將不復存在,要打破各家耕地邊界進行規?;洜I建設,而這項工作在最開始推行的時候,阻礙很大。
安徽蕪湖市繁昌區新東村黨委書記 王小波:我通過土地確權的面積來打消老百姓的顧慮,因為每個土地確權本子上面它的總面積都有,不管我田怎么改,但是以后的承包費用或者是收益都是按你的田承包面積來算。
高標準農田建成后,耕—種—管—收—賣一體化,節水節電節肥,生產成本下降的同時,糧食產能一下提高了20%以上,給農民的田租從原來的每畝300元上漲到了現在的500元,這讓農民真正看到了實惠。
目前安徽省內選擇10個縣開展整縣推進建設試點,鼓勵各地整村整鎮整流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。
不僅僅是安徽,目前各地都在探索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。在河南,面積1500萬畝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正在規劃實施中,涉及92個縣、市、區,單個項目不低于10000畝。
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農村建設管理處處長 黃幸福:小田并大田,意味著這一家的地可以集中到一塊?,F在不但集中一塊,我把整個一個村里面的地都要給它統一規模經營起來。通過這個地方的實踐,我覺得我們下一步在推進河南的示范區土地規?;洜I上,也是一個很好的路子。
貴州喀斯特地貌上探索投融資新模式
貴州是喀斯特巖溶地貌典型區域之一,耕地分散,土地石漠化比較嚴重。相比其它地方,在這里建設高標準農田的難度很大,建設成本高。要想把這里的中低產田提升改造,首要一點就是資金,那么這資金究竟從哪里來?
貴州貞豐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徐方:中央和省級財政下達我縣的農田補助資金是每畝1500元,這只能做到最基本的土地灌溉、排水和田間道路的建設。我們做了測算,要對土地進行平整,土壤培肥,適宜機械化耕作處理,這樣我們每畝所需的投資均要超過3500元。
貞豐縣通過組建以政府牽頭,財政、農業農村、自然資源等部門協調配合的工作專班,積極探索“以田養田”的投融資模式。
貴州貞豐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徐方:貞豐縣高標準農田建設、旱改水(旱地改水田)項目,實現新增糧食產能超2245萬公斤以上。這些高標準農田和旱地改水田的項目建成,預計新增指標流轉收益可達13億元,利用這筆指標收益,我們來償還相關債務,達到“以田養田”的良好效果。
除了“以田養田”,貴州省協調職能部門,積極推動投融資機制創新,探索多元化投入機制,指導各地通過統籌整合財政資金、利用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基金、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等多種方式,拓寬資金投入渠道。
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管理處副主任 余凱:我們創新市場運作建設、鼓勵農民主體參與建設、統籌整合各類財政資金投入建設。這樣的創新模式是成功的,我們今年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推行運用。
關鍵詞: